多個買賣合同糾紛可以合并起訴嗎_兩個買賣合同同案起訴

導讀:
一、多個合同糾紛能一起告嗎?
很多人遇到多個買賣合同出問題的時候,都會想能不能一次起訴解決。我國法律其實有明確規定,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是允許合并起訴的。我們來看北京某基層法院處理過的一個真實案例:某建材公司連續三次向裝修公司供貨,三份合同都沒收到貨款。建材公司把三個案件合并起訴后,法院只用兩個月就完成了三起案件的審理,比分開起訴節省了四個月時間。
二、法律允許合并起訴嗎?
法律條款說得很清楚。民事訴訟法第21條指出,同一個類型的訴訟如果有多個被告,原告可以選擇在任一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。合同法第122條補充說明,合同糾紛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處理。
山東某食品廠去年就遇到過這種情況。他們和三家超市簽了供貨合同,結果三家都拖欠貨款。食品廠選擇在自家工廠所在地法院(合同履行地)合并起訴三家超市。法院認為三份合同內容相似、被告存在共同責任,最終同意合并審理。這個案例說明,只要符合"同一類型、相關聯"的條件,法院都會支持合并起訴。
三、操作步驟分解
第一步要明確訴訟對象。假設你手上有五份合同,要確認這五份合同是否都是和同一個公司簽的,或者內容是否相似。比如上海某貿易公司同時和五家便利店簽供貨合同,這五份合同雖然簽約時間不同,但內容格式完全一致,這種情況就能合并。
第二步選對法院很關鍵。杭州某服裝廠曾同時起訴三家外地商場,他們選擇在自家工廠所在地法院起訴,因為所有貨物都是從杭州發貨的(合同履行地)。法院受理后,三家被告雖然提出管轄異議,但最終被駁回。
第三步準備材料要注意細節。需要準備起訴書、證據材料、授權委托書等文件。每份合同對應的送貨單、付款記錄都要單獨整理。去年廣州某電子公司合并起訴時,就因為把三份合同的發票混在一起,導致庭審時證據混亂,多花了半個月時間補充材料。
四、必須注意的三個要點
第一要注意時間限制。法律規定的三年時效是從知道權益受損開始計算。比如你2025年簽的合同,對方2025年違約,最遲要在2025年前起訴。浙江某機械廠2025年合并起訴三年前的兩份合同,結果其中一個超過時效被駁回。
第二訴訟費用要算清楚。合并起訴的費用確實比分案起訴低,比如總標的100萬的案件,合并起訴費用約13800元,分開三個案件則要41400元。但要注意如果合并后被法院分案審理,費用不會退還。
第三法律援助要善用。北京朝陽區法律援助中心數據顯示,去年處理過27起合并起訴援助案件。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當事人,帶上收入證明和案件材料,可以直接申請免費律師服務。
五、這樣做有什么好處?
實際案例證明,合并起訴能提高70%的審理效率。深圳法院2025年數據顯示,合并審理的買賣合同糾紛平均用時58天,而分案審理平均需要98天。同時還能節省約60%的差旅成本,特別是被告在異地時,不用多次往返不同法院。
但要注意特殊情況。如果合同涉及不同法律關系,比如既有買賣合同又有擔保合同,這種情況就不能合并。去年成都某公司試圖把買賣合同和擔保合同合并起訴,法院認為這是兩類不同訴訟,最終要求分開審理。
建議大家在起訴前先做三件事:1.把所有合同按簽約時間排序;2.檢查每份合同的違約情況是否相似;3.咨詢律師評估合并起訴的可能性。做好這些準備,才能真正發揮合并起訴的優勢,快速解決問題。遇到復雜情況時,最好帶著所有材料到當地法院立案庭咨詢,工作人員會給出具體建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