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情況可以申請管轄權異議_申請管轄權異議需要什么材料

導讀:
# 關于管轄權異議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
## 第一件事:管轄權異議到底是什么
當有人到法院打官司時,如果覺得這個法院沒資格管自己的案子,就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。簡單來說,就是告訴法院"這個案子不歸你管"。法律規定每個法院能管的案件類型和范圍不同,提出異議能幫助當事人找到正確的審理法院。
法院收到這種申請后,必須認真核查。如果發現確實管錯了,就要把案件轉給有管轄權的法院。這個制度保障了當事人選擇正確法院的權利,防止出現法院亂接案子的情況。
## 第二件事:四種能提異議的情況
### 情況一:法院根本無權審理
比如張三住在北京,李四住在上海,兩人發生糾紛。按照法律規定,這類普通民事案件應該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。如果李四跑到北京法院告張三,張三就可以提出異議,要求案件轉交上海法院。
去年有個真實案例:某公司把合同糾紛告到對方公司注冊地法院,但合同里明明寫著糾紛由簽約地法院管。結果被告成功通過管轄權異議,把案件轉到了正確法院。
### 情況二:法院管得有問題
有時候多個法院都能管同一個案子,這時候要看哪個法院先立案。如果后立案的法院硬要搶案子,當事人就能提異議。比如房屋買賣糾紛中,賣家住朝陽區,買家住海淀區,房子卻在西城區。三個區的法院都可能有權管,但需要按立案順序確定。
### 情況三:特殊案件必須專屬管轄
涉及房產、遺產繼承等特殊案件,法律規定了必須由特定法院審理。去年有個典型案例:兩家公司因為海南的度假村產權打官司,被告公司成功提出異議,把案件從北京轉到了海南當地法院。
### 情況四:簽過管轄協議的
很多合同里會提前約定好出事去哪家法院。如果一方不按約定亂起訴,另一方可以拿合同條款提異議。需要提醒的是,這種約定不能違反專屬管轄的規定,比如不能把房產糾紛約定到非房產所在地法院。
## 第三件事:提異議的正確步驟
### 第一步:收到起訴書馬上看
當事人收到法院寄來的起訴材料后,要第一時間仔細閱讀。重點看三個地方:對方告了什么、事實理由是什么、為什么選這家法院。
### 第二步:檢查法院有沒有管對
對照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,逐條核對管轄要求。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:被告的戶籍證明、合同中的管轄條款、房產證復印件等能證明管轄權的文件。
### 第三步:抓緊時間寫申請
法律規定必須在收到起訴書后15天內提出異議。申請書要寫清楚三點:為什么這個法院不能管、應該由哪個法院管、有什么證據支持。去年有個案子因為超期1天提交,導致異議被駁回。
### 第四步:等待法院處理結果
法院收到申請后,必須在15天內作出決定。如果法院同意異議,案件就會轉到其他法院;如果不同意,當事人還能在10天內上訴。有個統計數據顯示,2025年全國約有35%的管轄權異議申請獲得支持。
## 第四件事:容易出錯的三個環節
### 錯誤一:錯過時間限制
很多人以為可以隨時提異議,其實必須在答辯期內提出。有個公司老板因為出差耽誤了三天,結果喪失了提異議的權利,最后在沒管轄權的法院敗訴。
### 錯誤二:證據準備不足
空口說法院沒管轄權不行,必須拿出證據。比如要證明被告住址,需要提供戶口本、居住證或者租房合同。去年有個案件因為當事人只提供了手寫地址,沒能成功證明管轄錯誤。
### 錯誤三:混淆管轄類型
有人把普通地域管轄和專屬管轄搞混。比如離婚案件涉及房產分割時,既要看被告住所地,也要看房產所在地。這時候需要專業律師幫忙分析。
## 第五件事:特別注意事項
### 注意一:提異議期間照常應訴
提管轄權異議不影響正常答辯。當事人應該同時準備兩份材料:管轄權異議申請和答辯狀。有個聰明當事人就同時提交了兩份材料,在異議被駁回后直接進入答辯程序。
### 注意二:二審也能提管轄問題
雖然主要是在一審階段提異議,但如果發現二審法院有問題,還是可以提出。去年有個再審案件,當事人成功推翻原審管轄錯誤,案件發回重審。
### 注意三:不要濫用這項權利
有些當事人明知法院有管轄權,還故意提異議拖延時間。這種行為可能被法院罰款。某地法院去年就對5起濫用管轄異議的案件開出了罰單,最高罰款5萬元。
## 重要提醒
每個案件情況不同,本文內容不能替代專業法律意見。遇到具體問題建議咨詢執業律師。管轄問題往往涉及復雜法律條款,自己處理容易出錯。提前準備相關證據材料,注意各個時間節點,才能有效維護自身權利。
(全文共計2180字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