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個子女贍養老人法律是怎么規定的_多個子女如何贍養老人

導讀:
老年人贍養義務五問五答
一、子女必須平攤養老責任嗎?
法律說每個孩子都要照顧父母。《婚姻法》明確要求子女必須照顧老人。不管家里有幾個孩子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父母年紀大或生病時,所有子女都要出錢出力。
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列出四個具體要求:給錢支持、照顧生活、關心情緒、生病看護。子女不能找借口推脫,比如"我工作忙"或"我住得遠"。法律規定所有孩子都有責任。
實際操作中可以靈活處理。比如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多出錢,本地子女多出力。但必須保證老人吃穿不愁,看病方便,心情愉快。關鍵是要兄弟姐妹商量著來。
二、養老錢應該怎么分攤?
錢的問題最容易引發矛盾。法律規定分攤方式可以商量,但必須保證老人基本需求。子女收入不同可以按比例分攤。比如月入一萬的出兩千,月入五千的出八百。
具體項目要列清楚:伙食費、看病錢、保姆工資、日常用品。最好每月固定轉賬,保留記錄。遇到大額醫療費需要臨時湊錢時,提前說好怎么平攤。
簽訂書面協議最穩妥。寫明誰出多少錢,什么時候給,怎么監督使用。這份協議有法律效力,萬一有人賴賬可以打官司。協議要全家人簽字,最好找公證處或社區工作人員見證。
三、簽協議要注意哪些問題?
寫協議不能光憑口頭約定。要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進去:老人突發疾病怎么辦?物價上漲怎么調整費用?某個子女失業如何處理?
協議內容要具體明確。比如規定大兒子每月5號轉賬1000元,二女兒每周探望兩次,小兒子負責買藥送醫院。還要寫明違約處理辦法,比如遲交錢要付利息。
法律認可手寫或打印的協議。但涉及房產分配等復雜問題,建議咨詢專業律師。簽協議前要讓老人了解內容,確保他們同意相關安排。不能強迫老人接受不公平條款。
四、遇到賴賬怎么處理?
先找社區調解。每個街道都有人民調解委員會,工作人員會上門協調。他們會聯系不孝順的子女,講清法律后果。很多家庭矛盾在這步就能解決。
調解不成可以起訴。準備好老人身份證、子女信息、花費記錄等材料。法院立案后會組織調解,實在談不攏才會開庭。最近有個案例,三個兒子都不愿照顧母親,法院判每人每月付1500元。
特別注意兩點:老人可以同時告所有子女,法院會綜合判定各自責任。子女經濟困難可以申請減免,但必須提供收入證明。故意隱瞞財產會被罰款。
五、真實案例教會我們什么?
張家三兄弟的教訓值得警惕。老大開公司年入百萬,卻不愿出錢。老二裝窮說月薪三千,實際開網店月入兩萬。法院查清真相后,判老大每月付五千,老二付三千,老三負責日常照顧。
王家姐妹的做法值得學習。她們建立家庭微信群,每月公開賬單。大姐管賬,二姐購物,小妹跑腿。遇到父親住院手術,三姐妹平攤五萬元押金。這種透明方式維持了家庭和睦。
重要提醒:贍養費可以申請強制執行。法院能凍結子女銀行賬戶,扣劃工資,甚至拍賣財產。去年某地法院就查封了不孝子的汽車,拍賣后支付老人醫療費。
法律條文摘錄:
1.《婚姻法》第21條:子女必須照顧父母。父母要錢時,子女必須給。
2.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第14條:子女要做四件事——給錢、照顧、關心、看病。
3.《合同法》第107條:簽了協議不履行,要賠償損失。
給子女的建議:
每月固定給父母打電話,定期回家看看。錢很重要,但陪伴更不能少。過年過節記得買禮物,生日要準備驚喜。帶父母體檢,及時治療疾病。
給老人的提醒:
保留所有花費單據,記錄子女探望次數。遇到困難別忍氣吞聲,及時找居委會或報警。可以申請法律援助,政府提供免費律師服務。
總結:
照顧父母是法律義務,更是做人本分。兄弟姐妹要團結互助,別為錢傷感情。遇到矛盾先溝通,實在不行再用法律武器。家家都有老人,人人都會變老,今天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