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_東莞市勞動仲裁咨詢電話

導讀:
《東莞打工維權指南:五步教你討回血汗錢》
一、證據收集:別讓黑心老板鉆空子
在東莞打工最怕遇到克扣工資的老板。工友們要記住,法律只認白紙黑字的證據。勞動合同不能隨便亂放,要像存折一樣收在安全的地方。工資條每個月都要整理好,最好用手機拍照備份。現在很多工廠用釘釘打卡,每天下班前記得截圖保存考勤記錄。
去年厚街鎮有家鞋廠,二十多個工人被拖欠三個月工資。老板咬定工人沒完成生產任務,工人們拿出手機里的車間監控視頻和微信群聊天記錄。視頻里清楚顯示生產線正常運轉,微信群里還有主管要求加班的通知。這些證據讓老板當場啞口無言,最后不僅要補發工資,還多賠了半個月工錢。
二、仲裁申請:填表其實很簡單
很多人覺得去勞動仲裁很麻煩,其實流程比想象中簡單。東莞各鎮街都有勞動仲裁委,帶著身份證和證據材料就能去。申請表主要填寫三部分內容:個人信息、公司信息、具體要求。不會寫可以找窗口工作人員幫忙,他們見過各種情況,知道怎么處理。
常平鎮的王大姐去年遇到老板跑路,她帶著勞動合同和銀行流水到仲裁委。工作人員教她把訴求寫成"要求支付拖欠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"。后來仲裁庭支持了她的全部請求,老板賬戶被凍結后乖乖付了錢。
三、調解現場:茶水間里的較量
提交仲裁申請后,工作人員會先安排調解。這個環節就像老鄰居勸架,仲裁員會幫雙方算經濟賬。很多老板這時候會松口,因為真走到開庭那步,他們可能賠得更多。
茶山鎮的李師傅去年被扣了加班費,調解時老板開始哭窮。仲裁員直接掏出計算器:"按法律規定,拖欠工資要加付50%賠償金。你現在補發只要兩萬塊,等裁決書下來可就是三萬了。"老板聽完馬上簽了調解協議。
四、開庭應對:法律條文比嗓門管用
如果調解不成,就要正式開庭。別被老板請的律師嚇住,勞動仲裁講究事實證據。提前把材料整理成冊,重點標出關鍵證據。記不住法律條文沒關系,仲裁員會主動詢問相關情況。
鳳崗鎮電子廠的小陳去年遭遇違法辭退,開庭時老板律師說他不服從管理。小陳拿出手機里的排班表照片,證明自己從沒遲到早退。又指著《勞動合同法》第87條,要求雙倍賠償金。最后仲裁庭判廠方賠了四個月工資。
五、強制執行:讓老賴無處可逃
拿到勝訴裁決書只是第一步,關鍵是讓老板真正掏錢。裁決生效后15天內,帶著文書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執行法官會查扣老板的銀行賬戶、車輛甚至廠房設備。
大朗鎮毛織廠的張阿姨去年遇到個耍賴的老板,裁決書下來后假裝破產。執行法官查到老板用親戚名字新買了寶馬車,立即查封車輛進行拍賣。現在張阿姨逢人就夸:"法院那輛警車比老板的寶馬還威風!"
特別提醒:試用期不是"白用期"
很多年輕工友栽在試用期陷阱里。法律規定試用期最長六個月,工資不能低于正式工的80%。遇到"無限期試用"的公司,直接去仲裁委舉報。
寮步鎮大學生小吳去年入職時簽了"三年試用期"的奇葩合同。仲裁員看到合同直接笑出聲,按《勞動合同法》第19條判公司賠償兩萬元。小吳現在成了工友間的法律顧問,經常幫人檢查勞動合同。
在東莞這片制造業熱土上,每天都有工人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。勞動仲裁委的調解室經常傳出這樣的對話:"大家都是出來混口飯吃,何必鬧到法院?""您說得對,我這就讓會計打錢。"記住,你的工資單背后站著整部勞動法體系。下次遇到欠薪別忍氣吞聲,帶著證據直奔勞動仲裁委——那里的大門,永遠為打工者敞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