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裁定書_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裁定書范本

導讀:
原告如何撤回部分被告的起訴?法院處理流程全解析
第一部分 法律允許原告撤回部分起訴嗎?
在打官司過程中,原告有時需要調整起訴對象。法律規定原告可以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。這種情況常見于兩種場景:原告與部分被告達成和解,或者原告發現部分被告確實沒有責任。
《民事訴訟法》明確規定原告可以放棄訴訟請求。具體來說,第十三條提到當事人可以和解或調解,第一百四十六條指出原告能放棄或變更請求,第二百零七條直接寫明原告可以撤回起訴。這三條規定共同構成了撤回起訴的法律基礎。
第二部分 具體操作分六步走
第一步要確定撤回理由。常見原因包括雙方和解、原告確認部分被告無責、證據不足以證明部分被告責任等。比如建材買賣糾紛中,原告發現某個供應商確實沒有參與問題批次供貨,這時候就可以申請撤回對該供應商的起訴。
第二步需要提交書面申請。申請書要寫明三個關鍵信息:撤回哪些被告、撤回的具體原因、依據哪條法律規定。建議在申請書里附上和解協議復印件或新發現的證據材料,這樣有助于法院快速審核。
第三步進入法院審查環節。法官主要審核兩點:撤回理由是否合法,是否影響其他當事人的權利。例如在交通事故共同被告案件中,如果撤回對車主的起訴可能影響對駕駛員的追責,法院就可能駁回申請。
第四步法院出具裁定書。審核通過后,法院會在3個工作日內制作正式文書。文書上會清楚寫明同意撤回哪些被告的起訴,并加蓋法院公章。這個裁定書將直接影響后續訴訟進程。
第五步是送達法律文書。法院會通過郵寄、電子送達或現場領取等方式,將裁定書送給所有相關方。特別注意,被撤回的被告也會收到這份文書,確認其不再參與本案訴訟。
第六步執行裁定內容。從文書送達之日起,這些被告就正式退出訴訟。原告需要調整后續的訴訟策略,其他被告的應訴準備也要相應改變。如果涉及賠償金額調整,原告要在7日內提交變更后的訴訟請求。
第三部分 真實案例演示操作
2025年杭州某裝修糾紛案中,業主王先生同時起訴裝修公司和材料供應商。訴訟期間,王先生發現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確實合規,于是申請撤回對供應商的起訴。法院審查后認為材料質量爭議與供應商無關,裁定同意撤回。這個案例顯示,當新證據出現時,及時撤回無責被告能提高訴訟效率。
另一個案例發生在2025年深圳。科技公司起訴前員工和現任職公司侵犯商業秘密。調解過程中,前員工同意賠償并簽訂保密協議,科技公司便撤回對該員工的起訴,專注追責現任職公司。法院支持這種部分和解的做法,既解決糾紛又節省司法資源。
第四部分 必須注意的三個要點
首先,撤回申請不可隨意撤銷。一旦法院裁定送達,原告不能反悔再起訴這些被告。除非發現新證據證明被告確有責任,這種情況需要重新立案,不能恢復已撤回的起訴。
其次,訴訟費用不退。根據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》,撤訴案件減半收取訴訟費,但已交費用不予退還。原告在2025年上海的一起合同糾紛中,撤回對三個被告中的兩人起訴,仍需繳納原定訴訟費的50%。
最后要關注時效問題。民事案件撤訴后再次起訴的時效,從撤訴裁定送達次日起重新計算。這意味著原告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證據,但要注意不要超過法定訴訟時效。
第五部分 法院審核的關鍵標準
法官審查時主要考慮三個因素:是否存在強迫撤訴情形,是否損害他人權益,是否符合社會公共利益。2025年北京某房產糾紛中,開發商威脅業主要撤回對建筑公司的起訴,法院發現后不僅駁回申請,還對開發商進行了司法懲戒。
另一個審核重點是被告是否同意。雖然法律沒有強制要求被告同意,但如果被告已經提交重要證據或提出反訴,法院可能不予準許撤訴。比如在商標侵權案件中,被告反訴原告惡意訴訟,此時原告就不能單方面撤回起訴。
結語
撤回部分被告的起訴需要嚴格按法律程序操作。原告既要準備充分的申請材料,也要預判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。法院在處理這類申請時,會平衡各方利益,確保程序公正。了解這些規則,當事人能更有效地維護自身權益,提高訴訟效率。實際操作中,建議咨詢專業律師,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制定最佳訴訟策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