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咨詢公司合同_個人法律咨詢服務合同

導讀:
法律咨詢合同糾紛處理指南
一、企業面臨的實際困境
現在很多公司在經營中會遇到合同問題。我是一名專業律師。過去20年里,我處理過很多合同糾紛案件。這些案件涉及的金額都超過10億元。本文會告訴大家遇到法律咨詢合同糾紛時應該怎么做。我會用真實案例和法律規定來說明解決方法。
二、看懂法律咨詢合同
法律咨詢合同是服務公司和個人之間的協議。這種合同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:第一是提供法律建議,第二是幫忙寫法律文件,第三是幫助處理法律問題。這類合同最大的作用是幫企業避開法律風險。比如公司在簽大項目前,可以讓法律咨詢公司幫忙檢查合同條款。
三、五步解決法
遇到合同糾紛時,可以按照這五個步驟處理:
第一步:確定問題類型
常見的合同糾紛有三種。第一種是雙方對合同內容理解不同。第二種是單方面取消合同。第三種是沒按約定執行合同。分清楚問題類型才能找對解決方法。比如貨物沒按時送到屬于執行問題,需要看合同里的交貨條款。
第二步:準備證明材料
關鍵的證明材料包括四類。第一類是合同原本和補充條款。第二類是付款記錄、驗收單等執行過程的文件。第三類是第三方提供的證明,比如專家意見書。第四類是能說明損失情況的材料。收集材料時要注意時間順序,最好用文件夾分類整理。
第三步:對照法律規定
主要參考四部法律。合同法107條講違約責任。民法總則186條說可以要求賠償。公司法20條要求公司按章程辦事。商法22條強調必須履行合同。比如貨物延遲交付的情況,直接適用合同法107條要求賠償。
第四步:選擇解決方式
有三種常用解決途徑。第一種是雙方直接談。這種方式省時間,但需要雙方都愿意讓步。第二種是找中間人調解。調解員會幫忙提出折中方案。第三種是去法院起訴。訴訟耗時較長,但判決結果有強制力。
第五步:執行解決方案
如果選擇談判,要準備具體的補償方案。調解需要向相關機構提交申請。起訴則要準備起訴狀和證據副本。無論哪種方式,都要注意保留溝通記錄。比如通過郵件談判時,要保存所有往來郵件。
四、億元合同糾紛實例
某大型企業向A公司采購價值10億元的機械設備。合同寫明三個月內交貨。但A公司拖了五個月才完成交貨,導致采購方生產線停工兩個月。我們代理采購方處理了這個案件。
處理過程分五步走:
1.明確屬于合同執行問題
2.收集完整合同文本、交貨延遲證明、停工損失報表
3.引用合同法第107條關于違約的規定
4.選擇訴訟途徑索賠
5.法院判決A公司賠償1.2億元
這個案例說明關鍵要收集交貨時間的證據。合同里明確寫了交貨期限,對方簽字確認的會議記錄也顯示承諾按時交貨。這些材料成為勝訴的重要依據。
五、重點法律條文解讀
合同法107條:不按約定辦事就要負責。這條適用所有違約情況,比如交貨晚、質量差、數量不夠。賠償金額可以包括直接損失和應得收益。
民法總則186條:受損失方可以要求三種補償。第一種是繼續履行合同,第二種是采取補救措施,第三種是金錢賠償。具體選哪種要看實際情況。
公司法20條:公司必須按章程運作。簽合同時要注意對方公司的簽章權限。有些案例中合同無效,就是因為簽約人沒有公司授權。
商法22條:合同生效后不能隨意修改。單方面變更條款可能構成違約。需要修改合同時,必須雙方書面同意。
六、給企業的實用建議
簽合同前要做三件事。第一是查合作方的信用記錄。第二是請法律顧問檢查合同條款。第三是重要條款要加粗標注。比如交貨時間、違約金比例這些關鍵內容。
出現糾紛時注意三點。第一要馬上收集證據,第二要及時咨詢專業律師,第三要選擇合適的解決方式。金額小的糾紛可以優先考慮調解,大額糾紛建議直接起訴。
平時管理要做好兩項工作。第一是建立合同管理臺賬,記錄每個合同的重要時間點。第二是定期培訓業務人員,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。這樣能有效預防合同糾紛發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