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_不能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范圍

導讀:
《這些官司不能走"快車道"——手把手教你避開小額訴訟誤區》
一、金額超標型案件要繞道
法律給小額訴訟劃了條硬杠杠:標的額超過50萬的案子不能走這條道。去年朝陽法院就碰到個典型案例,建材商老周被拖欠貨款68萬,他圖省事非要走小額程序。立案窗口的書記員直接亮出《民事訴訟法》第157條,指著墻上告示說:"您這金額都夠買輛進口車了,得走普通程序。"
二、案情復雜型糾紛要慎選
去年通州有起房屋確權案,涉及叔侄三代人二十年的房產糾紛。光證據材料就裝了三個編織袋,證人名單寫了五頁紙。這種案子就像亂線團,得用普通程序的"大剪子"慢慢理。西城法院王法官說:"復雜案件走小額程序,等于讓新手司機開山路。"
三、公共利益案件必須走正門
豐臺去年發生化工廠污染案,受影響的居民有三百多戶。這類涉及公共利益的案子就像高壓線,必須用普通程序的"絕緣手套"來處理。最高法司法解釋說得明白,這類案件要組成合議庭,還要在《人民法院報》公示。
四、身份關系案件不能圖快
海淀李大姐去年鬧離婚,非要走小額程序分家產。法官拿著《民法典》1079條勸她:"離婚官司得查感情狀況,分財產要看貢獻度,這哪是快車道能解決的?"最后走普通程序,開了三次庭才查清二十年的經濟賬。
五、應對復雜案件的五步訣竅
1. 找專業顧問把脈
東城張老板去年遇合同糾紛,花兩千塊找律師做了兩小時咨詢,把案件脈絡理得門兒清。這錢花得值,省了后面三趟跑法院的功夫。
2. 證據準備要下狠功
石景山劉大爺打房產官司,翻箱倒柜找出四十年前的建房批文。他把材料按時間順序貼在大紙板上,開庭時往桌上一擺,對方律師當場傻眼。
3. 起訴文書要寫明白
起訴狀別學八股文,要像快遞單似的清楚。重點用粗體標,金額用紅筆圈。通州法院統計,格式規范的起訴狀立案通過率高出三成。
4. 開庭要有策略
朝陽區有個工程款案子,原告把施工日志裝訂成冊,每本都貼彩色標簽。法官翻著方便,審案效率提高一倍。這叫"好馬配好鞍,證據要會裝"。
5. 判決執行要趁早
去年大興有個案例,勝訴方拖了三個月才申請執行,結果對方早把財產轉移了。記住,判決書不是收藏品,得馬上到執行局辦手續。
典型案例:豐臺建筑商老趙的教訓
老趙接了個八百萬的裝修工程,甲方拖欠尾款二百多萬。他圖省事想走小額程序,被律師攔住。按普通程序起訴后,老趙把三十本工程記錄、兩百張現場照片做成展板。開庭時甲方代表看見這陣仗,當庭同意調解。老趙不光拿回欠款,還要來了違約金。
重要提醒:法律文書要常更新
最高法每年都會出新解釋,像去年修訂的《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規則》,就把環境污染案從快車道移除了。這事關重大,得定期查看法院公告欄,或者關注"中國裁判文書網"。
避坑口訣:三查三問
查金額:先拿計算器把標的額算三遍
查案由:對照《民事案件案由規定》核對
查時效:別等訴訟時效過了才著急
問法院:打12368熱線最靠譜
問律師:專業意見能少走彎路
問過來人:街坊鄰居的經驗有時管大用
最后給您提個醒:打官司不是比誰嗓門大,是比誰準備得周全。遇到拿不準的情況,千萬別自作聰明。花點咨詢費找專業律師,比事后補救劃算得多。法律這碗飯,終究得讓專業的人來端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