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賣合同糾紛可以起訴個人嗎_買賣合同糾紛可以起訴個人嗎法院

導讀:
(文章正文)
遇到買賣糾紛怎么辦?起訴個人真的可行嗎?
做生意最怕遇到扯皮事。王老板上個月賣給老李一批貨,錢沒收到人跑了。張大姐買了套二手房,房東收了定金又反悔。這些個人之間的買賣糾紛天天都在發生。很多人以為只有公司才能打官司,其實法律早就給普通人留了門路。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清楚,碰上這種事該怎么辦。
法律撐腰:兩把保護傘要記牢
咱們國家有兩部法律專門管這事。第一部叫《合同法》,白紙黑字寫著:簽了合同不認賬就得賠錢。比如去年有個案子,老劉答應賣小王二十噸鋼材,收了三成定金卻拖著不發貨。法院直接判老劉不僅要退錢,還要多賠小王損失。這就是《合同法》第107條在起作用。
第二部是《民事訴訟法》,手把手教你怎么打官司。準備好起訴狀,寫清楚誰告誰、要解決什么事、手里有什么證據。去年有個大學生在網上買了二手電腦,賣家發來的是磚頭。小伙子帶著聊天記錄和轉賬截圖去法院,一告一個準。記住,法律面前不分公司還是個人,只要證據齊全都能告。
五步走通維權路:從取證到執行
第一步別急著生氣,先翻箱倒柜找證據。合同原件要保管好,微信聊天別刪除,銀行轉賬留憑證。去年有對夫妻買婚房,房東臨時漲價。幸虧他們留著短信記錄,這才打贏官司。記住,現在連微信語音都能當證據用。
第二步試試和氣生財。先打個電話好好說,約到茶館聊聊。有時候對方不是故意耍賴,可能真有難處。小王去年賣二手車的例子就是,買家說車有毛病,后來發現是誤會。倆人各讓一步,少收五千塊了事。真要談不攏再上法院。
第三步寫狀子有講究。別光寫"他欠我錢",要算清楚本金多少、利息多少、耽誤事損失多少。李大姐去年幫人代購奢侈品,對方賴賬。她在起訴狀里把匯率差價、快遞費都算進去,最后多拿回兩萬多。
第四步別心疼訴訟費。現在法院收費透明,一萬塊錢的官司先交50塊。實在困難還能申請減免。有個大學生創業被坑,靠著法律援助免了訴訟費。打贏官司對方還得補交這筆錢。
最后別以為贏了就完事。真要碰上老賴,法院有辦法。凍結銀行卡、查封房子、上失信名單。去年有個老板欠錢不還,結果孩子上私立學校被拒,趕緊把錢還了。
真實案例教你避開常見坑
看個活生生例子。做服裝生意的老陳去年批發布料給個體戶,說好貨到付款。結果對方收到貨玩消失。老陳帶著送貨單和簽收記錄告到法院,半個月就拿到判決。現在對方賬戶被凍著,每個月自動扣錢還債。
再說個買房教訓。小兩口看中套學區房,付了二十萬定金。過戶時房東反悔要漲價。法院不光判繼續過戶,還讓房東賠了裝修損失。關鍵是他們合同里寫明了違約條款,這才沒吃啞巴虧。
防坑指南:簽合同要注意什么
簽字前睜大眼。別光寫"貨到付款",要寫清哪天付款、怎么付。最好加上"超期每天賠千分之一"。王師傅給人裝修就這么寫的,業主拖尾款最后多賠了他八千。
轉賬備注要寫明。別圖省事只寫"借款",改成"XX合同預付款"更保險。有個案例就因為備注不清,差點被說成是贈予。
留個見證人更靠譜。特別是大額交易,找雙方都信得過的人在場。農村賣牲口的老規矩到現在都管用,就是這個理兒。
重要事情發文字。電話說完再發條微信確認。做建材的老張吃過虧,口頭說好延期交貨,結果被反咬一口。現在他談事情都要求微信留痕。
最后提醒,別覺得打官司丟人。現在法院有網上立案,不用跑斷腿。遇到老賴越早行動越好,拖久了可能人財兩空。法律這把保護傘,你得主動撐開才有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