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包土地被征用補償給誰_承包地被征地補償標準

導讀:
農村土地被征用 補償款到底歸誰?
一、土地承包關系決定補償款歸屬
農村土地屬于村集體所有。農民通過承包合同獲得土地的使用權。土地被征用時,補償款應該給實際使用土地的承包戶。法律規定承包期內村里不能隨便收回土地。承包戶把土地交給國家使用,補償款歸承包戶所有。承包合同是證明承包權的重要文件。沒有承包合同的人不能領取補償款。
二、遇到土地征用要做這六件事
第一步查清土地權屬。先看土地證和承包合同是否齊全。承包合同在有效期內的土地受法律保護。第二步了解征地用途。國家征地需要符合公共利益需要。修公路、建學校這類用途才合法。第三步收集證據材料。土地承包證、征地公告、補償方案都要保存好。第四步和征地方談補償。補償標準要參考當地政府規定。第五步申請仲裁打官司。村里扣留補償款可以找土地仲裁部門。第六步執行最終結果。拿到仲裁書或判決書后找相關部門落實。
三、補償款分配常見糾紛類型
第一種是村集體扣留補償款。有的村干部認為土地是集體的,補償款應該歸村里。第二種是轉包引發爭議。承包戶把地轉租給別人種,征地時租地人想要分錢。第三種是戶口變動問題。承包戶搬進城里住,村里想收回承包地。第四種是分家產沒寫清楚。兄弟分家時沒明確土地歸屬,征地時互相爭搶。
四、真實案例告訴你法院怎么判
案例一:老張承包5畝地種玉米。政府修路要征地,村里想扣下補償款。老張拿出承包合同起訴,法院判補償款全歸老張。案例二:李大姐把2畝菜地轉包給老王。征地時老王要分三成補償款。法院判轉包合同有效,但補償款仍歸承包戶李大姐。案例三:趙家兄弟分家20年沒辦手續。弟弟實際耕種的土地被征用,法院判補償款歸實際耕種的弟弟。
五、農民維權要注意四個要點
第一要保存好承包合同。這是證明承包權最重要的證據。第二要及時提出異議。征地公告貼出來60天內可以提意見。第三要選對維權方式。先找鄉鎮調解,再申請仲裁,最后去法院。第四要了解補償標準。青苗補償、安置補助、土地補償是三個主要部分。每個省都有具體補償標準,可以在政府網站查到。
遇到土地補償糾紛不要慌。記住承包合同最重要,法律保護實際承包人。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費、安置補助費、地上物補償三部分。安置補助費必須發給需要安置的村民。地上種的莊稼、蓋的房子補償歸實際投入人。土地補償費爭議最大,承包戶和村集體容易扯皮。這時候要看承包合同剩余年限,還要看征地后的生活保障。
村干部不能隨便扣留補償款。法律規定土地補償費歸集體,但要開村民會議決定用途。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。地上附著物補償直接給承包戶。實際操作中,很多地方把土地補償費分給承包戶。這是合法的,但要經過村民會議同意。如果村里開會決定分錢,每個村民都有份。如果決定用來修路建學校,錢就不能私分。
轉租土地要簽書面合同。口頭約定容易引發糾紛。合同里寫明遇到征地怎么處理。多數情況補償款歸承包戶,但轉租人可以拿到青苗補償。如果在地里蓋了大棚、打了水井,這些設施的補償歸建設者。承包戶和租地人要提前商量好,最好寫進合同里。
戶口遷出不用怕。承包期內戶口遷到小城鎮,還能保留承包地。只有遷到地級市以上城市,村里才能收回耕地。遷戶口時要及時辦理土地確權登記。新土地承包法規定,婦女出嫁、學生升學、軍人退伍都不影響承包權。全家搬進城里住,只要戶口沒轉成非農業戶,村里不能收地。
遇到強征強拆要報警。法律規定征地必須公告,要開聽證會。沒有合法手續就推土機進場是違法的。馬上打110報警,同時拍照錄像留證據。可以找國土部門舉報,或者向法院起訴。注意不要暴力抗法,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。
補償款怎么算有依據。各省每年公布征地片區綜合地價。這個價格包含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。比如一畝地年產值2000元,補償倍數按30倍算,每畝補償6萬元。具體倍數看土地類型,耕地補償最高。果園、林地補償標準會低些。青苗補償按實際損失算,剛播種和快收獲的補償不同。
簽補償協議要仔細看。協議里要寫明補償總額、支付時間、支付方式。口頭承諾不能信,必須白紙黑字寫清楚。警惕分次支付陷阱,要求一次性付清。如果置換安置房,要寫明交房時間和房產證辦理。簽完協議留復印件,要求征收方蓋章。
最后提醒大家,土地是命根子。遇到征地既要配合國家建設,也要維護合法權益。記住四個關鍵點:承包合同保管好,補償標準要查清,維權途徑選正確,簽字之前想仔細。有困難可以找法律援助,各地都有免費咨詢律師。守住土地權益,就是守住子孫后代的飯碗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