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給贍養費被起訴有什么后果_不付贍養費違法嗎

導讀:
五招治服不孝子女:法官現場教你盡孝的正確姿勢
一、法律文書比家法更管用
我見過最離譜的案子發生在城西。張家三個女兒住著大房子開著好車,老母親癱在床上三年沒人管。大女兒在法庭上叉著腰喊:"現在都流行AA制,老太太當年也沒給我買房!"這話把法官氣笑了。法官當場翻開婚姻法第21條,指著條文念出聲:"子女不養父母,父母有權要錢。"
法院辦事可不像居委會大媽光動嘴皮子。民事訴訟法第224條給了法官尚方寶劍,凍結銀行賬戶就跟摁手機開關似的。大女兒的工資卡、股票賬戶、新買的寶馬車鑰匙全被扣下。最后不光補了三年贍養費,還倒貼五萬塊遲交罰款。這事讓街坊四鄰明白個道理:在法官面前耍橫,等于拿雞蛋碰石頭。
二、牢房大門專治裝聾作啞
去年臘月二十三,直播公司老板小李正在鏡頭前表演"二十四孝"。粉絲們哪知道,他親爹正在漏風的車庫里啃冷饅頭。老爺子糖尿病拖成并發癥,腳趾頭都爛了三個。法院判決書在小李辦公室抽屜躺了三個月,愣是被當成廢紙。
警察抓人那天特別會挑時候。小李正對著十萬觀眾唱《常回家看看》,手銬"咔嚓"一聲鎖住腕子。刑法第261條寫得明明白白,不養父母情節嚴重要吃五年牢飯。這事傳開后,小區老太太們編了順口溜:"直播孝子演得好,不如給爹買副藥。"
三、治老賴法官有的是絕招
對付裝窮的子女,法官就像拿著放大鏡的偵探。老劉家兒子總說房貸壓得喘不過氣,法官調出他的支付寶賬單。每周給女主播打賞三千八,周末頓頓吃人均五百的日料。判決書下來直接扣工資,連游戲賬號都給凍了。
還有個更絕的案例。趙家閨女把存款轉給丈夫,以為能躲過贍養費。法官查微信記錄發現貓膩,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。女婿藏在支付寶里的私房錢都被挖出來,小兩口當場傻眼。這些招數比電視劇還精彩,看得旁聽群眾直拍大腿。
四、孝順父母也能靈活變通
不是所有子女都故意不孝。小王創業失敗那陣子,真拿不出每月兩千贍養費。法官沒讓他難堪,訂了個分期付款計劃。每月從花唄扣五百,等生意好轉再補上。這法子既保住年輕人面子,又讓老人有了保障。
現在有些小年輕想出新鮮招。天天帶父母逛公園下館子,拍視頻發朋友圈。法官認定這些實際照顧能抵部分贍養費。這事告訴我們,孝敬父母光給錢不夠,還得用心陪伴。就像煮湯不能只加鹽,總要放點蔥花才香。
五、孝敬要趁早別等后悔藥
我經手過最心酸的案子,是周老太狀告獨子。兒子住著二百平大房子,老太太在養老院躺了八年沒見親人。等法院強制執行時,兒子賬戶早被海外媳婦轉空。最后只能拍賣房子,可老太太沒等到錢下來人就走了。
這事給所有人敲警鐘。孝敬父母就像往存錢罐投硬幣,平時不積攢,急用時會發現是個空罐子。那些覺得給錢就完事的人該想想,等你自己老了躺在病床上,是想要冷冰冰的轉賬記錄,還是兒女溫熱的掌心?
(法官敲法槌聲)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們:孝敬父母既是做人的良心,也是保命的護身符。法律條文不是擺設,它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趁著父母健在,多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。別等法院傳票上門才后悔,這世上可沒有賣后悔藥的。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