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包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_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分類

導讀:
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處理指南(重寫版)
第一部分 簽合同前必須查清楚的三個要點
簽合同前要做好檢查工作。建設工程合同涉及金額大,風險也高。我有20年的律師工作經驗。處理過許多金額超過10億元的建設工程合同案件,幫助客戶保護利益并成功收回欠款。下面分享具體操作辦法。
第一要查簽約單位資質。確認合作方是否具有合法經營資格。特別注意查看營業執照和施工許可證。有些單位用空殼公司簽合同,這種情況容易出問題。去年有個案例,施工方和沒有資質的公司簽約,最后工程款被拖欠,追討難度很大。
第二要逐條核對合同內容。重點看付款方式、工期要求和質量標準。付款時間要具體到某月某日,不能寫"工程過半后支付"。質量標準要寫明具體參數,不能簡單寫"符合國家標準"。去年有個開發商在合同里寫"按行業慣例驗收",最后雙方對驗收標準產生分歧。
第三要核對所有附件材料。包括設計圖紙、工程數量表、投標文件等。有個案例中施工圖紙的消防通道尺寸與合同條款不符,導致驗收失敗。所有附件都要加蓋公章,防止后期扯皮。
第二部分 施工過程要做好三件事
簽完合同后要做好過程管理。很多糾紛都是施工過程中積累的問題導致的。根據處理過的案件,我總結出三個關鍵點。
第一要建立施工記錄本。每天記錄工程進度、材料使用情況和付款明細。重要事項要雙方簽字確認。去年有個工地因為暴雨停工,由于沒有書面記錄,雙方對停工天數產生爭議。
第二要加強現場檢查。項目經理要每天巡視工地,檢查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要求。發現鋼筋間距過大或混凝土配比不對等問題要立即整改。有個項目因為漏水問題沒及時處理,最后整層樓需要返工。
第三要保存所有證據。包括施工日志、會議記錄、變更通知單等。所有文件要分類存放,最好掃描電子版備份。有個案件因為臺風導致工地文件被淹,幸虧提前做了電子存檔。
第三部分 解決糾紛的三個步驟
出現糾紛不要慌張。根據多年經驗,建議按這三個步驟處理。
第一步先協商解決。雙方負責人直接溝通往往最有效。有個案例中開發商拖欠尾款,施工方帶著施工記錄上門協商,三天內就拿到支票。協商時要注意態度,避免激化矛盾。
第二步找專業機構調解。各地都有建設工程糾紛調解中心。調解員通常是行業專家,提出的方案更專業。去年有個裝修糾紛,調解員用3小時就解決了雙方爭議2個月的問題。
第三步向法院起訴。這是最后手段,但有時必須走這一步。起訴前要準備好合同原件、付款憑證等全套材料。建議請專業律師協助,建設工程案件涉及專業問題多,普通人很難應對。
第四部分 真實案例解析
案例一:某建筑公司追討工程款
某住宅項目總造價10億元,合同約定完成50%工程量時支付5億元。施工方完成進度后,開發商以墻面空鼓為由拒付。經檢測空鼓率3%(標準允許5%),法院判決開發商必須付款。這個案例說明質量瑕疵不能成為拒付理由,但施工方也要保證基本質量。
案例二:政府工程欠款糾紛
市政道路工程完工后,政府部門以財政緊張為由拖欠5億元工程款。法院判決政府必須30天內付清,因為財政困難不是法定免責理由。這個案例提醒大家,政府項目也要簽正規合同,不能輕信口頭承諾。
第五部分 重點法律條款解讀
合同法第107條:違約必須擔責
這條規定很重要,意思是只要違約就要承擔責任。去年有個開發商延遲付款90天,按這條規定被判支付違約金2800萬元。
建筑法第28條:質量必須達標
工程質量必須符合合同約定。如果合同寫明用國標鋼筋,就不能用非標產品。有施工隊偷換材料被罰300萬元,就是依據這條規定。
民事訴訟法第23條:不服可上訴
對判決結果不滿意,可以在15天內向上級法院上訴。去年有個工程質量糾紛案,二審改判施工方賠償金額從800萬降為300萬。
特別提醒:合同要約定管轄法院,避免跑到外地打官司。建議選擇己方所在地法院,能節省時間和費用。
第六部分 操作建議清單
1. 合同要請專業律師審核,費用通常是合同金額的0.1%-0.3%
2. 每月5號前整理好上月工程資料
3. 重要事項必須書面確認,微信記錄也行
4. 建立危機處理小組,成員包括法務和項目經理
5. 定期給管理人員做法律培訓
6. 購買工程保險,轉移部分風險
7. 保留主要供應商聯系方式,必要時可作證
8. 工程變更必須簽補充協議
9. 驗收時要全程錄像
10. 收到法院傳票要立即聯系律師
注意事項:不要輕信口頭承諾,所有約定都要寫進合同。發現對方有違約跡象要馬上采取行動,拖延會使問題更嚴重。建議每季度請律師審查合同履行情況,提前預防風險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