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破產程序:解決債務困境的行動路線圖_個人破產具備的條件

導讀:
(開篇場景)村口大槐樹下,老李頭攥著法院傳票直哆嗦,三個債主圍著他要賣祖屋。這場景讓不少鄉親想起自家難處——欠錢還不上該咋整?今兒咱們就掰開揉碎說說個人破產那些門道,讓您明白法律這把保護傘到底怎么撐。
一、破產不是絕路,而是救命繩
很多人一聽"破產"就腿軟,覺得跟蹲大牢似的。其實這事兒跟看病一個理兒,得及時治。《企業破產法》第二條白紙黑字寫著,欠的錢比財產多時,就能申請破產保護。去年鎮上開餐館的張老板就是活例子,疫情三年欠了百來萬,現在靠著破產程序保住了老宅,還在小學門口支起早餐攤。
您別不信,縣法院去年受理的127件個人破產案,89人都重新站起來了。這就跟種莊稼似的,地力耗盡了得休耕,人背債背不動了也得喘口氣。法院王庭長常說:"破產不是終點站,而是中轉站。"
二、五步走通破產路
第一步:遞狀子要實在
寫申請書不能藏著掖著,得把家底抖摟干凈。去年東村老趙把藏在沼氣池的三萬塊錢瞞了,結果被判了虛假破產罪,現在還在吃牢飯。按《民事訴訟法》第119條,申請書得寫清欠了哪些債、手頭有啥財產,就跟相親報家底似的。
第二步:法院查賬像過篩
遞了狀子別急著喘氣,法院要拿放大鏡查15天。這期間可別動歪心思,西街開網吧的小劉就是教訓——審查期間偷偷賣電腦,直接進了拘留所。法官們查的可細了,連您三姑家借的五千塊買菜錢都得記上賬。
第三步:管家來了有規矩
法院派來的破產管家都是持證上崗的專業人。去年處理老周案子的陳律師,硬是把報廢拖拉機多賣出兩千塊。這些管家既要幫您清點財產,還得盯著別讓債主亂來。
第四步:債權人開會定章程
這個會可比家族會議嚴肅多了,得半數以上債主同意才能通過方案。南村養雞場破產時,二十多個飼料供應商坐滿會議室,最后表決同意分期還款。
第五步:法院拍板作數
方案通過后,法院會出裁定書。從這天起,債主就不能天天堵門要債了。但您得記著,這紙文書不是免死金牌,該還的錢還得按規矩還。
三、分錢講究先來后到
分家當就像吃流水席,得按座次來。頭一撥是工人的血汗錢,去年鎮服裝廠破產,三十多個女工的工資第一個結清。接著是欠國家的稅錢,再是銀行這些大債主,最后才輪到私人借款。
這里頭有個關鍵:擔保債優先。比方說您用房子抵押借錢,賣房的錢就得先還這筆。北村開超市的老吳就是吃了這個虧,以為能保住抵押的冷庫,結果還是被拍賣還債。
四、五個雷區踩不得
1. 藏私房錢要倒霉
前年中村養牛戶把兩頭奶牛藏到鄰縣,被無人機拍個正著。法院不僅收了牛,還罰了他八千塊。這就跟捉迷藏耍賴似的,逮住了加倍罰。
2. 轉移財產犯大忌
審查期間哪怕賣個舊手機都得報備。西頭開理發店的小夫妻,破產前給閨女買了金鐲子,結果被查出要追回。現在街坊都笑話他們是"賠了鐲子又折兵"。
3. 奢侈消費要遭殃
東街王老板破產后還開寶馬下館子,被債主拍到視頻舉報,直接上了失信名單。現在他閨女考公務員都受影響,真是"死要面子活受罪"。
4. 瞞報收入行不通
送外賣的老胡白天跑單,晚上偷偷開黑摩的,結果被乘客舉報。法院查實后,硬是把摩的收入算進還款計劃。
5. 到期不還后果重
別以為定了方案就能松勁。南郊李師傅按計劃還了三年,第四年想賴賬,結果被恢復強制執行,連新買的電動三輪都被扣了。
五、破產后的日子怎么過
程序走完不是萬事大吉,有些債甩不掉。像酒駕撞人的賠償金,到死都得還。但大多數債能清零,關鍵是守信用。現在銀行有新規,老實還債滿五年,貸款買房不耽誤。
信用修復要慢慢來。可以先從擺地攤做起,微信支付寶收付款都算流水。去年破產的七個商戶,現在有五個信用分都回到了600以上。
最重要是心態別垮。村南頭趙大娘說得在理:"欠錢不是欠命,人在就有翻身日。"她兒子破產后承包了三十畝菜地,現在成了縣里的蔬菜大王。
(結尾勸解)鄉親們記住了,法律不是催命符,而是保命符。真要走到破產這一步,別覺得丟人,該吃吃該睡睡。老話說的好:"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"您要是心里還打鼓,就去鎮司法所找法律顧問嘮嘮,他們那兒有二十多個案例擺著,總有個把跟您情況對得上。記住,天塌不下來,法子總比困難多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