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贍養父母法律后果_不贍養父母的后果

導讀:
## 爹媽養你小你養他老——這事兒不光是情分更是本分
(開篇場景)您瞧見村口王大爺沒?佝僂著背在垃圾桶翻紙殼子,十個手指頭凍得跟胡蘿卜似的。他那個在城里當經理的兒子,開寶馬回來過年連袋米都沒給老爺子扛。這場景擱誰心里不跟針扎似的?今兒咱就掰扯掰扯,那些不管爹媽的"白眼狼",法律收拾他們的招數可比七大姑八大姨的閑話狠多了!
### 一、法律收拾不孝子有三板斧
**第一板斧:掏錢!**
您別以為躲城里不回家就沒事兒,《民法典》第1067條白紙黑字寫著呢:"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,缺乏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,有權要贍養費"。去年咱縣城法院判了個案子,兒子在深圳開公司住別墅,老爹在老家吃低保。法官當庭拍桌子:"你公司流水月入30萬,每月給老爺子打5000!"兒子還想耍賴,結果賬戶直接被凍結。
**第二板斧:蹲號子!**
要是做得太絕,那可就不是錢的事兒了。去年山東有個案子,閨女把中風的老娘鎖在豬圈里,三個月不給洗澡。您猜怎么著?直接按《刑法》261條遺棄罪判了兩年!這牢飯可不好吃,同監舍的大姐聽說她是因為不養老娘進來的,洗腳水都往她被窩里潑。
**第三板斧:社會性死亡!**
現在法院判贍養案可會整活了。去年杭州法院讓個欠贍養費的老板在朋友圈連續發七天道歉信,不按時發就加倍罰款。這比要他的命還難受——客戶看見問咋回事,合作伙伴背地里指指點點,聽說最后灰溜溜把錢補上了還多給了十萬精神損失費。
### 二、爹媽要錢有門道(手把手教學)
**第一步:證據要扎實**
別光抹眼淚,得學學朝陽群眾。兒子三年沒回家的車票記錄、閨女在家族群曬新包卻說沒錢給媽看病的截圖、鄰居聽見老人半夜咳嗽的證言——這些可比在村委會哭訴管用多了。
**第二步:調解先過招**
現在街道辦都有老娘舅調解室,那些退休的老法官、老支書專治各種不服。去年上海有個案例,調解員把不孝子小時候得肺炎、老爹賣血湊醫藥費的老黃歷翻出來,當場就給說跪下了。
**第三步:法庭見真章**
真要撕破臉也別怵。現在法院有綠色通道,70歲以上老人立案優先。要是腿腳不便,法官還能上門開庭。去年鄭州有個老教師,直接在病床上用手機視頻出庭,當庭拿到了每月6000的贍養費判決。
### 三、這些歪理在法庭上可不好使
**歪理一:"爹媽當年也沒管我"**
這話在法官那兒就是放屁!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19條寫得明明白白:贍養義務不看父母以前咋對你。河北有個案例,兒子說小時候被家暴所以不養老,法官一句話懟回去:"去告你家暴是另一碼事,該給的錢一分不能少!"
**歪理二:"兄弟姐妹憑啥要我多出"**
兄弟姐妹間可以協商,但不能當擋箭牌。去年廣州法院判了個五兄妹的案子,混得最好的老二說其他兄妹也該平攤。法官冷笑:"你住珠江新城大平層,弟弟在工地搬磚,能一樣嗎?"最后按收入比例判他承擔60%。
**歪理三:"我入贅/出嫁了就不算這家人"**
這年頭還搞這套?《民法典》1069條專門打臉:甭管兒子閨女,嫁出去也是親生的!江蘇有個上門女婿想賴賬,法官調出他婚禮錄像:"你當年改口叫爸媽收的紅包咋不說不是親生的?"
### 四、早做打算不吃虧(給年輕人的忠告)
現在有些小年輕覺得養老這事還遠,我跟您說個真事:去年北京朝陽法院判了個90后姑娘,月薪1萬2被判每月給父母3000。為啥?她爹媽才55歲但得了慢性病,法院說"等不能動了再養就晚了"!
建議您:
1. 每月給爹媽轉錢別用微信紅包,銀行轉賬備注"贍養費"
2. 帶老人看病留好病歷和繳費單
3. 逢年過節回家別光拍照發朋友圈,記得跟鄰居大爺大媽嘮嘮嗑——這些人都能當證人
### 五、說句掏心窩子的話
咱中國老話說"屋檐水點點滴",您現在咋對爹媽,將來孩子就咋對您。法律能逼著給錢,但買不來真心。您看那個在豬圈養老娘的閨女,她自己的孩子高考前把她拉黑了,說"怕遺傳冷血基因"。這因果報應,可比法院的判決書來得更誅心吶!
(結尾升華)說到底,贍養這事兒就像種地——現在糊弄過去,秋后準打饑荒。法律是兜底的網,可別等到撕破臉那天。趁爹媽牙口還好,多買幾斤軟乎的蛋糕;趁著腿腳還利索,帶他們看看沒去過的地界兒。這比將來在法庭上掰扯贍養費數額,滋味兒可甜多了去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