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盡職調查服務合同_法律盡職調查收費標準

導讀:
# 法律調查服務合同使用指南
## 一、法律調查合同的用途
企業之間的買賣合作越來越多。錢款數額也越來越大。很多公司擔心交易出問題。法律調查合同能幫企業查清合作對象的真實情況。
法律調查合同是律師幫企業做全面檢查的協議。檢查內容包括公司歷史、財產情況、經營狀態和法律問題。這份合同能幫企業避開風險。比如查清對方有沒有欠錢沒還,有沒有和別人打官司。
## 二、簽訂合同前的準備工作
企業要提前做好三件事。第一要確定調查目的。比如是要買下其他公司還是要投資新項目。第二要找有經驗的律師。最好選處理過類似案件的律師。第三要和律師一起制定檢查計劃。
檢查計劃要寫明查哪些內容。比如查公司文件要看章程和股東會議記錄。查合同要看有沒有問題條款。查法律糾紛要看正在打的官司和過去的判決書。
## 三、實地調查操作步驟
律師開始工作后要做四件事。第一收集書面材料。包括公司執照、財務報告、員工合同等。第二去公司現場查看。看看機器設備是否真實存在,倉庫貨物數量對不對。
第三分析法律風險。重點看三方面:專利商標有沒有侵權問題,員工合同有沒有糾紛,正在履行的合同有沒有漏洞。第四寫調查報告。報告要寫明發現的問題和改進建議。
## 四、真實案例說明
北京某食品廠想收購一家飲料公司。律師調查發現飲料公司有300萬貨款糾紛沒解決。律師建議在收購合同里加一條:必須解決這個糾紛才能付尾款。最后糾紛順利解決,收購順利完成。
上海某科技公司要投資手機軟件公司。律師查出軟件公司部分代碼抄襲他人。投資方要求在合同里寫明:必須三個月內重寫代碼。軟件公司照做后,雙方順利簽約。
## 五、法律依據與注意事項
我國有三部重要法律支持這項工作。合同法規定合同要寫明雙方責任。公司法要求公司交易要合法合規。律師法明確律師的調查權限。
企業需要注意三個時間點。簽合同前要確定調查范圍。調查中要及時提供資料。拿到報告后要三天內確認內容。發現問題要立即要求補充調查。
企業主常犯兩個錯誤。有的為省錢不請專業律師。有的拿到報告不仔細看。曾經有公司沒發現對方廠房是租的,買下公司后被迫搬家損失千萬。
## 六、常見問題解決辦法
遇到對方不配合調查怎么辦?可以在合同里寫明違約條款。比如每拖延一天支付千分之一違約金。碰到緊急情況怎么處理?建議分階段調查,先查最要緊的部分。
報告看不懂怎么辦?要求律師用白話解釋。重要內容要做成對照表格。發現重大問題怎么處理?可以要求降價收購,或者讓對方先解決問題再簽約。
## 七、后續跟進與服務
調查結束不是終點。建議每季度做復查。特別是員工數量變動超過20%,或者更換大客戶時要重新調查。可以購買律師年度服務,隨時咨詢新出現的法律問題。
重要文件要掃描存檔。紙質文件保存至少十年。電子文件要做雙重備份。交接手續要錄像留證,最好有第三方公證人在場。
## 八、選擇服務商的訣竅
看律師事務所成立時間。最好選十年以上的老所。查經辦律師的資格證書。登錄司法部官網可以驗證真偽。要求提供類似案例報告模板。注意看報告是否條理清晰。
價格不是唯一標準。有的低價服務會漏查重要項目。建議比較三家報價。付款方式要分期支付,最后一筆款在報告確認后支付。
## 九、風險防范要點
特別注意五種風險:土地房產產權不清、對外擔保情況不明、稅務繳納存在漏洞、環保批文缺失過期、核心員工競業禁止協議。這些問題最容易引發后續糾紛。
發現風險后的處理方式分三級。紅色問題必須馬上解決。黃色問題要制定解決方案。綠色問題只需備注說明。重大風險要在合同里設置退出條款。
## 十、最新政策變化
2025年起實施的新規要求:調查上市公司必須查驗ESG報告。跨境并購需要增加數據安全審查。環保類企業要查碳排放指標。網絡公司必須提供用戶信息保護方案。
部分地區出臺便民措施。北京開通企業信息一鍵查詢通道。上海試行電子公章驗證系統。廣州建立企業信用評分共享平臺。這些新工具能提高調查效率。
(全文共計2180字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