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屋代理協議_房產代理協議簡易范本

導讀:
房屋代理合同糾紛處理指南
一、什么是房屋代理合同
房屋代理合同是房主和代理公司簽的協議。房主把房子交給代理公司賣或者租,代理公司完成任務后拿報酬。這種合同要寫清楚雙方責任、代理時間和費用標準。比如代理公司要找到買家,房主需要配合看房。
二、檢查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
簽合同時要看是不是合法。主要看三點:雙方有沒有簽合同的能力,合同內容是不是合法,合同形式對不對。如果房主根本沒房子卻找人代理,這種合同可以作廢。
有個真實案例:李女士找中介賣房,后來發現她只是租客。中介拿著合同打官司,法院直接判合同無效。因為《合同法》規定,簽合同不能騙人,騙人的合同不算數。
三、代理工作有沒有做完
拿到合同先看代理公司有沒有干活。合同里寫的要求,比如三個月內賣出房子,或者找到租客,這些都要檢查。如果代理公司沒做到,房主可以不付錢,還能要求賠償。
王先生遇到過這種情況:他和中介簽了一年賣房合同,結果中介沒賣出去。法院判中介要賠違約金。因為《合同法》說,不按合同辦事就要賠償損失。
四、費用問題怎么處理
費用糾紛最常見。房主要看合同怎么寫的,是賣房后付錢,還是簽合同就付定金。代理公司完成任務后,房主不能賴賬。同樣,代理公司沒完成任務,也不能要錢。
張女士房子賣出去了卻不給中介費。中介拿著合同去法院,法官判她必須付錢。這里要注意,費用支付要和合同條款完全對應。如果合同寫"成交后付款",那沒成交就不用付。
五、解決糾紛的四種方法
1. 當面商量
先和對方坐下來談。把合同拿出來,一條條對照。比如代理公司說完成了任務,房主可以要求看帶客戶看房的記錄。很多小問題這樣就能解決。
2. 找中間人調解
談不攏可以找街道調解員或行業協會。上海有個案例,中介和房主為5000元中介費吵了三個月,調解員用兩天就解決了。調解不收費,比打官司快。
3. 申請仲裁
合同里有仲裁條款的要去仲裁。仲裁和法院判決一樣有效,而且更快。北京仲裁委處理過這樣的案子:20萬的糾紛,一個月就出結果了。
4. 法院起訴
這是最后手段。要準備合同原件、溝通記錄、付款憑證等證據。朝陽法院去年處理了300多起這類案件,平均審理時間45天。關鍵是要把證據整理清楚。
六、處理糾紛要準備的材料
1. 合同原件最重要
2. 微信聊天記錄和通話錄音
3. 銀行轉賬記錄
4. 看房登記表或帶看記錄
5. 房產證復印件
七、特別注意的三個問題
1. 獨家代理條款
有些合同寫明只能找這家中介。如果房主自己找到買家,可能還要付中介費。簽合同前要看清楚這條。
2. 違約金比例
法律規定違約金不能超過實際損失的30%。如果合同寫"違約賠50萬",但實際損失只有10萬,法院會調整。
3. 補充協議效力
雙方后來簽的補充協議,和原合同有同等效力。有個案例:原本合同說三個月賣房,后來改成半年。中介按半年時間完成任務,法院認可有效。
八、常見問題解答
1. 中介帶人看房就算完成工作嗎?
不算。必須促成交易才能收錢。除非合同特別寫明"帶看就付費"。
2. 房主反悔不賣要賠錢嗎?
要看合同怎么寫。如果有違約金條款就要賠,沒有的話可能只需退中介費。
3. 中介私自降價怎么辦?
這屬于違規操作。房主可以要求賠償差價,還能向住建部門投訴。
九、最新法律變化
2025年新出的《民法典》合同編有新規定?,F在電子合同和紙質合同同樣有效,微信聊天約定也算數。違約金調整更靈活,法官會根據實際情況判決。
十、預防糾紛的三個建議
1. 簽合同前查房產證
2. 每項服務都要寫清楚
3. 分期支付中介費
比如簽合同時付30%,過戶時付70%。這樣雙方都有保障。
遇到糾紛不要慌,先看合同怎么寫的,再收集證據。大部分問題通過協商都能解決,實在不行再走法律程序。記住保留所有書面材料,關鍵時刻能派大用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