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屋居間合同違約糾紛起訴_房屋居間協議違約

導讀:
房屋買賣中介糾紛處理指南
一、中介合同基本常識
房產中介合同是房屋買賣過程中常見的法律文件。中介公司作為中間人,幫助買家或賣家完成交易并收取服務費。這類合同受法律保護,雙方必須按約定辦事。
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條款。重點查看服務內容、費用標準、違約責任等關鍵信息。中介公司有責任如實介紹房屋情況,不能隱瞞重要信息。如果發現中介提供虛假信息,可以保留追究權利。
二、遇到違約如何應對
第一步要確定違約事實。收集合同原件、付款記錄、聊天截圖等證據。比如中介承諾幫助辦理貸款卻未兌現,要保留相關溝通記錄。
發現違約后先嘗試協商解決。直接找中介公司負責人溝通,說明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。可以要求退還部分費用或繼續履行合同。協商成功要簽書面協議,寫明處理方式和時間節點。
協商不成再走法律程序。準備好合同復印件、轉賬憑證、溝通記錄等材料。向當地法院提交起訴狀,按要求繳納訴訟費。法院受理后安排開庭時間,雙方到場說明情況。
三、法院處理流程解析
立案階段要注意材料完整性。合同要有雙方簽字,付款憑證需銀行蓋章。起訴狀要寫清訴求和事實依據,比如要求賠償金額和計算方式。
開庭時保持冷靜陳述事實。法官會詢問合同履行情況,出示證據時要有條理。中介方可能辯解不可抗力因素,要提前準備反駁理由。比如中介聲稱政策變化導致違約,需證明政策發布時間早于合同簽訂日。
判決生效后對方拒不執行,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執行法官會查封中介公司賬戶或財產。要注意申請執行時效,判決生效后兩年內必須提出申請。
四、典型案例參考分析
案例一:王先生支付定金后中介未促成交易。法院判決中介退還雙倍定金。關鍵證據是定金收據和中介承諾錄音。這類案件重點看中介是否積極履行義務。
案例二:李女士購房后中介隱瞞房屋抵押情況。法院支持撤銷合同并賠償損失。中介有義務核查房屋產權狀況,故意隱瞞需承擔全責。這類案例提醒買家簽約前要查產權檔案。
案例三:張先生因中介失誤多交稅費。法院判決中介賠償差額。合同明確約定中介負責稅費計算,工作失誤構成違約。保留繳費憑證成為勝訴關鍵。
五、法律條款重點解讀
民法典第577條明確違約責任。違約方要賠償損失或繼續履行合同。具體賠償標準可參照合同約定,沒有約定按實際損失計算。
民事訴訟法規定兩年訴訟時效。從知道權益受損時開始計算。發現中介違約要及時行動,避免超過時效喪失勝訴權。
執行階段可查封房產車輛。對拒不履行的中介,法院可將其納入失信名單。這會影響企業貸款和招標投標,形成有效震懾。
處理中介糾紛要把握三個要點:及時保留證據、優先協商解決、必要時法律維權。普通市民遇到問題不要慌張,可先咨詢街道調解員或法律援助中心。記住所有通話要錄音,重要事項用書面確認,就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。


